日前,广州某高职高专学生在其饭堂就餐时,发现一种类似于“橡皮”的不明物体,照片上该不明物体形状为一个球形、半透明的外壳,引人遐思。在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之后,该餐厅的承包企业表示,该异物为鸭眼内的巩膜。许多网民对此表示,这只鸭的眼睛只有黄豆般大,应该和照片上的“外星人”一样大才对。那鸭子的眼眶究竟是怎样的?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点,扬子日报《紫牛》的记者于本月19号上午前往南京各咸水鸭专卖店,买回数个咸水鸭的头颅,进行实地“解剖”,以求得鸭颅眼眶的确切尺寸与形态。
校园饭堂食品中发现“异物”
鸭眼角膜是什么?
广州某高职高专学生在其食堂用餐时,发现食用了一种类似于“塑胶”的不明物质,这种不明物质是一种透明的塑胶。事后,餐厅承包商回复说,这个异物就是鸭眼珠子,鸭眼珠子有多大,长得怎么样?引发了一片热议。
说到鸭,就不能不提网络上流传的一个笑话——“一只鸭也别想跑出南京”,南京的咸水鸭也是有名的,许多南京人在用餐时,都喜欢用“斩只鸭子”来解决。不过对于很多南京人来说,对于鸭眼角膜的形态和尺寸,还是很有疑问的,“我以前从来没有在意,我只吃鸭头,而不是只吃眼睛。”也有几个老饕说道,“我曾经尝过鸭子的眼睛,很香,但是没有在意它的外形和外形,一直都是一口气吞下。”

记者去了一家卤菜店实地考察
20日下午,《扬子日报》紫牛新闻在南京几个咸水鸭专卖店采访时,女售货员不厌其烦地告诉记者,鸭头是可以食用的,只是里面有一些比较坚硬的骨头。买了两个鸭的头颅,还特地吩咐工作人员把头颅剖开。
当他们将鸭头取下来的时候,才看到,这只鸭子的眼珠,足足有米粒那么大,上面还裹着一层粘稠的东西。女售货员解释道:“鸭眼上的薄膜,是可以食用的。”
另外一名卖鸭肉的小贩对记者说,他们这些年来“斩鸭子”的确没有留意到眼珠部位有无巩膜,也没有发现这只眼珠有巩膜掉了。“或许是因为有人在煮鸭肉的时候,将鸭肉的脑袋剖开,所以鸭肉的眼珠和巩膜都会掉落下来。”
一位新闻工作者正在“解剖”一只鸭子的头部
眼睛的角膜比鸭子的表面要大好几倍。
在收到了买来的咸水鸭头部之后,记者将其端上了桌子,并对其进行了“解剖”。将这只鸭子的眼珠周围的血肉剥离,露出了一只完好的眼珠。将眼球取出来后,他将里面的血肉和黑乎乎的眼珠都取了出来,这是一种软绵绵的、可以穿透阳光的薄膜,在灯光的照耀下,它像是一块塑料或者是一块透明的橡胶。这层薄膜很容易被撕开,不像是塑胶和橡皮那样有韧性。
接着,记者将两只鸭子的脑袋切开,也发现了类似的东西。这层薄膜被清洗干净后,大概有一根手指那么大,比鸭子眼睛要大上三四倍。从外面看,这只鸭子的眼睛只有黄豆那么大,但将它的眼珠挖出来后,才发现这只鸭子的眼珠比他想象的还要大。根据查阅的有关数据,这层薄膜是鸭眼内的巩膜,属于鸭眼外膜。

新闻工作者摘除鸭眼珠的巩膜
广州高级中学的饭菜里,到底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光看网上流传的照片,也无法确定。

事件发生的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被处分
官员通告:有不明物体的高度,疑似鸭眼眶的巩膜
根据新闻报导,这位在广州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,在七月十七日的时候,在食堂里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,这位学生说,他们在那天下午召开了一个会议,讨论了关于这个奇怪东西的问题,最后认为这个奇怪东西就是鸭的眼睛的巩膜,他们并不认同这个说法。广州华世科教集团在答复中表示:“园区高度关注此事,对所有的厨子都进行了罚款,并将相关的厨子全部辞退。”与此同时,还会建立一个特别的团队,对公司的原材料供应链进行跟踪,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,对餐厅的生产过程进行审核等等。
十九日,增城市场局发出通知,称在华世科教学校食堂的餐食中,发现了不明物质,经过进一步的分析,认为不是橡皮制品,也不是一次性手套,而是一只鸭子的眼眶。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说法,检测机构将形态学检测、核酸检测、蛋白质检测和红外线检测等手段进行了检测,结果显示,在学生们所反应的杂质中,检测出了一种属于鸭子来源的成份和蛋白质成份,这证明了样本是一种动物的有机物质组成。用 IR对其进行了分析,结果表明其光谱与 NR、 PE等标准光谱不相符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4332111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3705.com.cn/a/27597.html